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
Step 6:精彩開講
當您必須上台簡報/演講時:(請以是或否回答)
- 您的手腳發抖
- 您的膝蓋不聽使喚
- 您感覺自己發燒生病
- 您的心臟快跳出來了
- 您的胃翻攪
- 您的呼吸困難
- 您的聲音斷裂或發抖
- 您感到口乾舌躁
- 您開始冒汗
- 您感到頭昏腦脹
- 您感到胸痛
- 您開始舌頭打結講話結巴
- 您開始抽筋
- 您想要死了算了
- 您忘了您想要說什麼
- 您只能僵在那兒
接下來算一下,您有幾個「是」:
10個以上:您真的需要好好看下面的克服上台恐懼處方。
8~9個:來杯咖啡配上蘋果捲,坐下來看下面的內容吧!
5~7個:看看下面的內容也無傷。
1~4個:接下所有的演講、簡報,Just Do IT!
克服上台恐懼處方
- 承認自己有上台恐懼。每位演講上台都會緊張,如果有人說他不緊張,這個人是不值得信賴的。把緊張這股能量轉換成活力和熱情。有點焦慮是好事。它會激發能量,開啟記憶寶庫,讓您的演講更聚焦,更有節奏感。
- 提早到會場或事前先去認識一下會場。事熟悉一下場地與設備。看看可不可以做一下調整,例如:桌子和椅子、麥克風、講台、電腦的位置、燈光、空調等等。我通常都會事先告訴主辦單位,我會自備電腦,如果不會太麻煩的話,我希望能提早20~30分鐘到會場。
- 練習、練習、再練習。對著鏡子講,講給家人或朋友聽,錄影下來。在學校時,有機會上台報告,要把握。信心是簡報成功關鍵,信心是從經驗中累積來的。練習時請模擬真實情境,熟悉電腦設備與您的投影片。如果您對您的內容愈熟悉,講得就愈順,就愈有信心,聽眾就愈信服愈肯定您。
- 歡迎您的聽眾,在簡報開始前問候大家,與大家聊一聊。與聽眾熟了,自己會愈自在。可惜在台灣很多主辦單位不知道是為了表示慎重還是尊重,都要把主講者當成神秘嘉賓,不到開始不讓主講者與聽眾接觸。
- 深呼吸。從丹田深吸一口氣,數到十,由口鼻呼出。張大嘴巴,可以讓您的肺充滿氧氣,該您喉嚨放鬆。
- 放張可以讓您微笑的照片在手邊(貼在電腦上或便條紙上),有需要時瞄一下,讓您心情放鬆,情不自禁地微笑。
- 保持目光接觸。當您需要加持時,看一下熟悉的面孔或是友善的面孔,等您比較自在時,再把目光移到其他人身上。如果您開始感到焦慮,再把目光移回熟悉友善的面孔。
- 在演講/簡報當天和前一天不要喝咖啡。
- 想像自己成功的畫面。在腦海中想著在場的每個人都微笑著欣賞您精彩的簡報。您很有自信,聲音響亮、清晰和堅定。
- 把您的小抄放在講台上或貼在電腦上。因為如果您的手在發抖,很可能小抄會掉滿地。是「小」抄喔,所以應該長得很小,比如便條紙,而不會是可以遮住您的臉的A4紙張或筆記本。
- 運動是關閉緊張神經的好方法。在您上台前,自己到一間空房間,做一點簡單的跳躍運動或小跑一下。只要能夠讓您釋放多額的緊張神經就好了,不要做到汗流浹背累得半死喔!年輕人可能覺得跳躍小跑沒意思,那提供兩段有創意的放鬆方法:OK GO(1)、(2)和Jump On It。
- 好好照顧自己。吃好穿好,充份休息。
- 在上台前不要吃大餐,不要吃太飽。
- 多喝點水(半小時前),記得在上台前去上廁所。
- 放鬆。如果您真的很緊張,請把注意力放在您身體最緊張的部位,如:胃、手、膝蓋、腳。把那個部分肌肉拉緊幾秒鐘,然後放鬆重複兩、三次,直接全身放鬆為止。
- 為自己和聽眾搭一座友誼的橋樑。聽眾分析做得愈完整,愈容易把聽眾當成朋友,不會緊張害怕。
上台恐懼症狀和調整方法
- 口乾舌躁:喝口水,放慢說話速度,或者嚼口香糖,但是記得在上台前或與主辦單位見面前吐掉。
- 呼吸困難:做深呼吸。呼吸練習可以幫助我們安定神經,讓手腳不會發抖,心臟不會跳出來,不會胸痛和暈眩。
- 冒汗:別管它,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,因為除了您,沒有人知道。
- 吃螺絲。放慢說話速度。胃翻攪轟隆響:別管它,假裝什麼事都沒發生,因為您不說,沒有人知道。
Step 5:彩排演練
演講都有時間限制,好的演講者要能控制時間。切記,千萬不要拖延時間,就算是前一位演講者暫用了我們的時間,我們還是要儘可能地準時結束,尤其是當我們是最後一位演講者時,因為觀眾不會記住之前誰拖延時間,只會記得我們暫用他們的寶貴時間。
要能有效控制時間需要練習,而且要知道每張投影片所花費的時間。PowerPoint有排練的功能,只要按一下 [投影片放映]功能表上的[排練時間]即可。接下來模擬演講實況,PowerPoint就會自動記錄每張投影片所花費的時閜。使用[排練]對話方塊中的不同按鈕暫停放映投影片、重新播放投影片、以及換到下一張投影片。 PowerPoint 會記錄每一張投影片出現的時間,並據以設定放映的時間。當完成排練之後,可以接受該項時間設定或重新試一次。
大概沒有多少人會真的這樣照表操課,但是至少照著講稿演練一遍,可以估計一場簡報約花費多少時間。
講義
演講是無形的服務,所以要加以有形化,最具體的有形化就是提供講義。講義通常是將投影片的內容印出來給觀眾,通常投影片都是彩色的,但是講義卻只能印黑白的,所以在印製投影片之前請先以灰階預覽的功能檢視一遍,看看有沒有黑白無法顯示的內容,有的話應補全。另外,若有演講效果的設計,則列印投影片時,應將相關投影片隱藏起來,如穿插的笑話或互動的問題與解答。
至於講義該在演講前發或是演講後發呢?大部份都是演講前發,但是有時考慮演講效果,也可以在演講後才發,讓觀眾專心聽演講,尤其是互動式、參與式的演講。
講義是要加深觀眾的印象,所以以清楚易讀為原則,雖然PowerPoint有一頁列印六張投影片的功能,但是印出來每張投影片都看不清楚,那又何必提供講義呢,只是徒具形式而已!所以原則上是以每頁列印兩張較為清楚,有些投影片有精緻的圖表時,應一張列印一張投影片。小記:我們可以把一件事情做「完」,也可以把一件事做「好」;讓我們試著把每一件事都做「好」,相信世界會更美好。
Step 4:善用視覺輔助
“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”
這正是簡報者愛用視覺輔助的原因。視覺輔助可以強化和幫助聽眾了解複雜的資訊。但是如果用得不恰當,可是會搞壞整場簡報的。
運用視覺輔助應注意的幾項原則:
- 視覺輔助必須輔助簡報。不要沒有任何理由地show出一張圖片,這樣會讓聽眾很困惑。
- 視覺輔助必須是相關的。視覺輔助是要幫助聽眾了解訊息內容。
- 視覺輔助要在討論時才讓聽眾看到。如果您一直放著,當您在講或轉到另一個重點時,聽眾還是看著圖片而不理您。
- 簡單。不要用資訊淹沒您的聽眾。
- 對著聽眾講,而不是對著圖片講。(講給聽眾聽,不要講給圖表聽)
- 要很自在地運用視覺工具。如果您要用新科技,請先知道怎麼用它,事先好好練習。
常用的視覺輔助
- 圖表(Graphs ):圖表是用來呈現數字或統計資訊。有些資訊用口頭溝通是很難有效溝通的,用圖表可以讓聽眾了解資訊。
- 圓餅圖(Pie Charts):用圓餅圖可以呈現各部份在整體中的表現,如統計資訊、銷售資訊或者是支出。
- 線形圖(Line Graphs):線形圖最適合用來呈現數字的大小或成長的高低。是展現時間變化的有效方法。
- 長條圖(Bar Graphs ):最適合用來比較兩組或多組的數據。
在畫圖時,不要用黑色或太深的顏色,要用對比的顏色。要確保數字和百分比夠大到聽眾可以看得到,而且不要用太多資訊以免造成資訊超載。
- 繪圖(Charts):有圖有字,最適合用來呈現過程。幾乎每一個主題都可以運用繪圖來呈現。
- 圖片(Pictures):照片是最常見的視覺輔助。包括:海報、手繪圖、繪畫圖和照片等。
- 漫畫(Cartoons):漫畫可以增加幽默,創造嘲諷效果。在處理嚴肅主題時,可以運用漫畫來增加幽默,創造輕鬆氣氛。但是,不要只是為了好玩而用漫畫,要確保所用漫畫與主題相關。
- 影片(Film):影片可以為簡報增色,但是請注意時間與設備。
- 講義(Handouts):發講義給聽眾,讓聽眾在會後可以有東西可參考。在簡報時發放講義可能會造成困擾。聽眾拿到講義後,會把注意力從您的身上轉移到講義。聽眾會看講義或讀講義,而不理您。如果您要聽眾把注意放在您身上,可以考慮簡報後再發講義。
- 實物(Objects):實物可以讓簡報更豐富。要用實物時,要確定實物是適合的,是夠大到觀眾可以看得到。如果觀眾看不到是會很沮喪的,然後就不再聽您講了。
- 模型(Models):模雰適合用在呈現事物的運作方式。
- 其他視覺輔助:在簡報中也可以增加聲音。例如講到馬可路德時,就可以播放馬可路德親口說:I have a dream!;如果主題是音樂,在討論到各種音樂時,播放一段代表音樂就會超棒的。
圖表的使用
表勝於文,圖勝於表,所以圖表自己就能說故事,換句話說,圖表只須標題,請勿再加上文字解釋圖表內容。詮釋這種智慧型的工作,千萬不要讓電腦做,要讓睿智的我們來發揮。如果怕到時緊張遺漏了重要的資訊,請把要講的內容打在備忘稿中。
動畫的使用
我們經常利用大餅圖、直條圖等來呈現統計數字,此時我們也可以多點創意,以動畫來呈現市場佔有率,或業績成長,更令人印象深刻。
Step 3:設計投影片
簡報設計的原則是KISS (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)。其實準備簡報內容和寫文章是一樣的,訂好題目後,先列出大綱,把重要的觀念和關鍵字的關連性架構出來,接下來再加上創意,以數據、圖表、動畫等視覺工具來輔助說明。
文字的使用
善用PowerPoint的簡報設計範本,可以省去我們配色定字型的時間。切記簡報是輔助我們傳達訊息,真正在傳達訊息,說服觀眾的是我們,所以不要將投影片設計成小抄或腳本,照本宣科。我們可以從行銷的角度來看,如果我們只是照唸的話,那麼同樣的內容,以後可能就是下面聽講的人來唸,而不是我們了,所以每場演講都應該建立我們的無可取代的優勢,傳達不是簡報投影片就好了,要有我們演講才成功。再從智慧財產權的角度來說,如果投影片的內容是滿篇文字,資訊就完全揭露了,下次再講就缺少了新穎性,就得追求進步性;君不見著名的演講者,一套投影片走天下,場場瀑滿,沒有人嫌投影片一樣,因為詮釋不同。
所以製作投影片請掌握Magic Seven原則,每張投影片傳達5個概念效果最好,7個概念人腦恰恰好可以處厘,超過9個概念負擔太重了,請重新組織。(7士2=5~9)。
字體大小
投影片的字體要大、行數要少,為什麼,請看下圖便知分曉:

記住:我們是來演講,不是來做視力檢查!
字體大,行數自然就少,當然就符合Magic Seven原則!
我的建議是:
大標題至少要用44點以上的字,如果會場很大、很深的話,點數最好再提高。

還有,千萬別忘了,投影片的大小標題,請盡量用粗體,不要說我在電腦螢幕上看很清楚啊!我們是要投影出來給觀眾出來給觀眾看,而不是請觀眾一個一個來電腦螢幕上看的。
另外,除非是自備notebook,否則請不要選用細明體和標楷體以外的字型設計,因為會場的電腦可能無法支援,千萬不要冒這個險!
標題的使用
標題是每張投影片的主軸,請簡潔有力地傳達每張投影片的重點,最好是以5~9個字來說明,因為再多字一行就擠不進去了,就算擠得進投影片,也擠不進觀眾的腦中,而後者顯然是比較重要的。
因為標題只能取5~9個字,所以冗贅之字就無須出現,例如:「的圖形」(難到我們畫得讓觀眾看不出來是圖嗎?)「百分比分析」(由表中不就看出來了
)。
其實每張投影片就是大小標題的組合,也就是概念的串連,除非是要引述一段文字,或是名言,否則是不會出現超過兩、三行的文字的,就是是要引用一段文字,或者是名言,也應該幫觀眾掌握訊息,以不同顏色或是畫線標示重點。
省略標點符號
既然投影片就是大小標題的組合,那麼就不需要出現標點符號,尤其是冒號和句點,更是可以直接省略。
投影片上的訊息都已經分類串連好了,也都以項目符號、字型字體等加以分段組織,所以大部份的標點符號都是多餘的。
至於括號,也儘量少用,特別是在標題上若加上括號就好像在大庭廣眾咬耳朵一樣,如果在大標題中真的覺得有加括號的必要,那就把它放到次層標題中,這樣可以讓我們的標題簡潔有力。
縮寫的使用
用英文縮寫字可以讓簡報內容更精簡,更專業!
那可不一定,縮寫的效果只有對非常熟悉主題的人才有用,所以除非我們非常確定覯眾的背景,否則還是將全文拼出較佳。
還好,簡報不像看書或文章,我們希望帶著觀眾跟著簡報的進度走,所以不能期望觀眾在第二張投影片學會的縮寫就能馬上應用到後面,更別提有很多人演講是會遲到或神遊的。
數字的使用
數字會說話,所以善用數字來支持我們的觀點或是論證,效果最好,因此,統計數字也是簡報常用的資訊。
在簡報中引用統計數字時,投影片中宜以精確數字呈現,但在口述時,不要太拘泥於精確數字,而應使用近似值,因為近似值容易記憶容易聯想,只有在特殊目的的時候,才需要使用精確數字。
關聯資訊的使用
資訊透過時間和空間的關聯,更具意義,所以流程圖、組織圖、時間表、timelines,都可以讓資訊更為生動,Visio是很好的輔助工具。
資訊來源
簡報也應該尊重智慧財產權,註明資料來源一來表示我們所引用資訊的權威性,二來也彰顯我們的專業。
在簡報中可以建立自己的風格,將資訊來源固定安排在投影片的固定地方,如此一來,我們演講的時候不用再花寶貴的時間去交待資訊來源,觀眾就會自己在投影片的適當位置取得所需資訊。投影片中的資訊來源也應該採用標準書目格式,以免掛一漏萬。
例:放在每張投影片的最下方。
Step 2:組織內容
簡報主題
簡報主題可能是早就決定好了。如果主題是您自己選的,就從聽眾開始想起吧。如果您是要在課堂上報告,那麼您的聽眾有同學和教授,有男生和女生,有不同學系不同年級,但是都對這門課程有興趣。
在決定簡報主題,有四個重點。
- 講自己有興趣或有研究的主題。您可能想到一個好題目,您認為您的聽眾會很喜歡但是您自己沒興趣,那麼您可能沒有辦法表現得很好,而聽眾會知道。
- 簡報主題不要太空泛。例如:熬夜對大學生的影響,聽起來像是好題目,您可以暢所欲言,但是講不到重點。把它收斂得更明確一點(specific)。如果題目太大,您自己會很混淆,聽眾也抓不到重點。
- 簡報主題也不要太專深。題目不要太大,也不要太小。如果題目太小,沒有發展空間,無法盡情揮灑。
- 簡報主題要鎖定一個主要概念。一個涵蓋太多概念的題目,很難說清楚講明白。
簡報處方
一場簡報可以分成三部分:Introduction, Body, Conclusion,各佔百分之十、八十、十。
開場(Opening ) 10%
簡報開始的前30/90秒是最重要的。在這30秒,必須抓住聽眾的注意力,讓他們對您將要講的內容產生興趣。有幾種有效的開場技巧,您可以用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開場,做一個有趣或矛盾的陳述,引用一句相關的名言佳句,或講一個相關的笑話(?)。您也可以引用歷史故事,或者個人的經驗。您可以自由選用,但是您的開場要能帶出您的簡報主題(告訴聽眾接下來您將要講什麼)。開場約佔您的簡報的10%。
主體(body ) 80%
簡報的主體要接續為開場白提供輔證,是簡報最主要的部分,約佔80%。簡報主體最好的整理方式是利用概念圖或是心智圖呈現,或者條列重要。每個重點是環環相扣的,把一個重點講清楚,再換下一個重要。這種循序的方式可以讓簡報的進行順暢,聽眾容易跟上。但是千萬不要把聽眾淹沒在無數的點中,簡報目的是溝通訊息,是要聽眾記得您的內容,所以把主要重點限縮在三項。具體做法:寫下簡報目的,將目的展開為三至五項,摘述重點。
展開重點的方法有:
舉例說明
引用統計數字
引用權威專家/機構
做比較
訴諸情緒
結語(closing) 10%
結語和開場同樣重要。結語要機智、發人深省、強烈、清楚、意義,最好能餘音繞樑三日不絕於耳!這是我們總結簡報的機會,最後一次機會把簡報訊息傳送到聽眾大腦中。把簡報想成一個圓,結語剛好繞回來與開場呼應。結語大概佔整個簡報的10%。
結語的技巧:
- 摘要:告訴聽眾說過了什麼。
- 故事:如果您開場有講故事,別忘了告訴聽眾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為什麼王子與公主可以幸福快樂呢,因為他們學會了簡報技巧。結語所用的故事,一定要緊扣簡報重點。
- 名言佳句:如果您在開場時引用了名言佳句,結語時再講一遍:I have a dream!
- 問題:如果您用問題當開場,在結束時再說一遍,然後告訴聽眾答案。行動:如果您是用一項驚人的數據或事實開場,告訴聽眾該採取什麼樣的行動來改變那個事實或數據。您可以要求聽眾開始行動做為結尾。